監測頻率 近岸海域水質監測的例行水質監測頻次一般為每年進行3次,采樣時間安排在3~5月、7~8月和9~11月,兩次監測時間間隔原則上應為2個月以上,具有CMA,CNAS資質。
監測頻率 入海河流入境斷面例行監測的采樣時間按照HJ/T91相關要求執行,監測頻次一般為每月監測1次;非國控或省控斷面,具有CMA,CNAS資質。
監測頻率 直排海污染源及影響監測頻率如下: 1)列入例行監測的日排污水量大于或等于100t的陸域直排海污染源,具有CMA,CNAS資質。
檢測項目 化學指示物 滅菌過程首次/穩定性鑒定(壓力蒸汽/環氧乙烷/低溫甲醛/過氧化氫/干熱) 滅菌效果首次/穩定性鑒定(壓力蒸汽/環氧乙烷/低溫甲醛/過氧化氫,具有CMA,CNAS資質。
赤潮應急監測項目 a)生物學要素:浮游植物種類和數量、浮游動物種類及數量、葉綠素a; b)觀測項目:赤潮位置與范圍、可視性采樣、色、味、嗅及漂浮物; c)水文氣,具有CMA,CNAS資質。
環境功能區環境質量監測 選擇影響海域的主要污染因子為必測項目,具有CMA,CNAS資質。
Copyright ? 2023.廣州市健明迪檢測有限公司 .粵ICP備2022046874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