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:三維激光掃描
三維激光掃描是通過高速激光掃描測量的方法,在復雜的現場和空間對被測物體進行快速掃描測量,所發射的紅外線光束,一旦接觸到物體,光束立刻被反射回掃描儀,掃描儀將獲得的激光點信息進行處理并自動存儲和計算,快速、高精度地獲取被測對象表面的三維坐標數據和信息,所有的三維數據都能夠被直接地采集,在礦山測量中具有可靠性和真實性。由于它遠離開采作業區,安全系數高,所以特別適用于鶴壁市復雜地形的礦山測量。
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有以下特點∶
①非接觸測量。采用非接觸掃描目標的方式進行礦山測量,直接采集物體表面的三維數據,可用于解決危險、復雜環境以及人員難以到達的情況;
②數據采樣率高。目前,激光掃描儀采樣點速率可達到數萬到數十萬點/秒,采樣速率是傳統礦山測量方式難以比擬的;
③主動發射掃描光源。掃描過程中可以不受環境的約束;
④高分辨率。可對目標進行高密度的三維數據采集,從而達到高分辨率的目的;⑤數字化采集。采集的數據是直接獲取的數字信號,具有全數字特征,易于后期處理及輸出。
更多礦山測量的問題可咨詢健明迪檢測。
測量礦山系統
慣性測量系統是通過慣性元件(陀螺儀和加速度計等)感受載體在運行過程中的加速度,由計算機對輸入的加速度進行兩次積分,便可得出該載體在空間的位置變化,以確定載體的位置和地球重力場參數的組合系統。
慣性測量系統通常分為平臺式系統和便捷式系統,當其與GPS系統組合成一個新系統后,則會成為高精度和定位的未來發展方向之一。兩者組合后,其性能之間能夠實現有效的優勢互補,不僅能夠對較大面積的土地進行地質測量和參數處理,而且還能夠自動的建立三維模式框架立體圖進行總覽,使定位和導航精度的穩定性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證。在實際礦山測量工作中,慣性測量系統通常都是在礦山井下測量中進行應用。
測量技術:慣性測量礦山技術:“3S”技術
“3S”技術是由全球定位系統(GPS)、地理信息系統(GIS)和遙感(RS)組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。GPS用于實時快速地提供目標的空間位置;GPS具有全天候、高精度、自動化、高效益等顯著特點,可廣泛應用于各種領域。
RS用于實時快速地提供目標及其環境的幾何與物理信息及各種變化,發現地球表面上的各種變化并對GIS進行數據更新;RS利用遙感器從空中探測地面物體性質,具有大范圍獲取數據資料,獲取信息速度快、周期短,信息量大的特點。
GIS由計算機系統、各種地理數據和用戶組成,通過計算機對各種地理數據統計、分析、合成和管理。GIS用于對多種來源時空數據進行綜合處理、集成管理、動態存取。
三種技術手段有機結合進行互補,可提高礦山測量的工作效率,如GPS與GIS結合可以對礦山危險源進行監測,可實現遠程數據采集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實時分析;RS與GIS結合可對土地的利用情況和分布規律進行實時動態監測。
測量礦山技術:全站儀
近年來,全站儀得到了進一步發展。一方面,普通全站儀的穩定性、操作性得到不斷改善和升級;另一方面,為適應不同的測繪環境需要,全站儀出現了很多新功能和差異化產品。例如︰
(1)免棱鏡功能。免棱鏡測距不僅大大減輕了野外作業的強度,而且解決了有些地方無法測距的困難。免棱鏡測距測程一般為200米~500米,最遠可達2000米。免棱鏡全站儀代表了全站儀便捷化的發展方向。
(2)可視對中、可視照準功能。這種全站儀的對中器能發出紅色光線,在地面控制點上形成一個很小的紅色斑點,可滿足對中誤差1毫米左右。
(3)電子氣泡功能。電子氣泡的分辨率(靈敏度)為2”/mm,遠高于普通的圓水準器和管水準確,能提高儀器的整平精度。
(4)跟蹤鎖定功能。開啟跟蹤鎖定功能,手動照準棱鏡,進行初始化測距,讓儀器“記住”棱鏡。以后棱鏡移動,儀器自動跟蹤棱鏡,當棱鏡短暫停留時,進行礦山測量并記錄。
(5)遙控測量技術。棱鏡桿上裝有一個全站儀的操作面板,與全站儀無線連接,一個人可以在鏡站上實現對全站儀的各種操控,完成礦山測量工作。
測量礦山
目前
礦山測量常用技術主要有全站儀、3S技術、慣性測量系統、三維激光掃描等技術,本文將闡述其定義及特點,并談談這些技術在礦山測量中的發展趨勢。